鑒于生豬產業生產基礎比較薄弱、發展方式相對落后、生態環境約束趨緊等一系列突出問題,各地紛紛對生豬養殖企業下“禁養令”,讓其“上山下鄉”,并提出發展草食畜牧業,推進畜牧業結構調整。農業部推出《關于促進草牧業發展的指導意見》,把促進畜牧業結構調整提升到了國家層面,因此“糧改飼”走上了生產發展的大舞臺。
一、“糧改飼”改的是什么
“糧改飼”就是把糧食、經濟作物二元種植結構改成糧食、經濟作物、飼料作物三元種植結構。具體地說,就是把原來用作飼料的玉米種植調整為飼料作物種植,不牽扯到主要口糧小麥、水稻的生產,因此不會影響到食用糧食供給安全。
二、“糧改飼”優勢有哪些
1.產量更高。“糧改飼”以前,我們是用成熟后的玉米粒作為動物飼料,在這個過程中,有大量的作物秸稈被作為廢棄物丟棄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,以前曾作為燃燒材料的農作物秸稈也成為農民手中的無用之物,要么隨地扔掉,造成巨大的浪費,要么一焚了之,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。每年的秸稈禁燒都讓基層縣、鄉政府動用大量的人力、物力,耗費大量的寶貴經費。而現在,我們推廣玉米全株青貯改為飼料,不但全株玉米得到應用,自然產量比起單純應用玉米粒要大得多,而且后續也沒有再處理秸稈的麻煩,可以說是一舉兩得。
2.產品更優。所謂玉米全株青貯,是指在玉米乳熟期至蠟黃期間,收獲包括玉米果穗在內的整株玉米,然后經切碎加工或貯藏發酵,調制成飼料,用來飼喂以牛、羊為主的草食家畜。因此,青貯玉米是發展養牛業和奶業不可或缺的基礎飼料之一,也是最經濟的飼料,并且在青貯過程中添加了復合菌劑,從而提高了適口性,對有機質的消化有一定的促進作用,有效提高了收獲指數,有一定的經濟意義。
3.效益更高。提倡“糧改飼”經濟上的意義還在其次,更重要的是社會效益。發展“糧改飼”順應了我國當前畜牧業綠色發展的大趨勢,有利于我國改變生豬生產一家獨大的畜牧業結構,為著力打造農牧結合、種養結合的生態循環發展模式提供了有力支持,有利于實現農村生產與生態的有機結合,協調發展。一方面滿足消費者消費升級的需求,另一方面也實現了農村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兩統一,從而優化畜牧業生產結構,推進一、二、三產業融合。
三、“糧改飼”怎么改
1.指導思想。發展“糧改飼”就是要堅持“創新、協調、綠色、開放、共享”理念,堅持“生產生態有機結合、以生態優先”的基本方針,圍繞“提質、增效、綠色”做文章,大力發展家庭農場和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,走規模化養殖、標準化生產、品牌化經營的產業化道路,從而實現產業融合,提升效益的目的。
2.基本原則。
一是糧、飼兼顧原則。在特定地區,要考慮糧、飼爭地的矛盾,在糧、飼二者之間,仍然要以糧為主,兼顧飼料作物,不能不顧本地的實際情況,搞行政命令式的強制主義。
二是生態優先、草畜配套。發展“糧改飼”要統籌本地畜牧業發展,以畜定產。要根據本地自然資源的承載能力,在確保生態安全的前提下,妥善解決生產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系,實現生產與生態協調發展。
三是市場主導、政府引導。發展“糧改飼”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,激發畜牧業發展的內在動力,推動畜牧業結構調整。要更好地發揮政府引導作用,為各類經營主體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,用好政策,努力構建多種形式的利益聯動機制。
四是產業融合、提升效益。發展“糧改飼”最根本目的還是要更好地滿足廣大消費者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,增強畜產品的競爭力,提升農業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益,大幅增加農民經濟收入,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。
四、具體措施
一是以養帶種、為養而種、以養定種。根據本地養殖的品種和規模合理確定飼料作物種植規模,確保生產的飼料銷得出、用得掉、效益好。二是因地制宜、合理改種、科學選擇種植品種。三是以規模化種植、機械化作業、標準化生產為主攻方向,加快建設現代飼草料生產體系,補齊草食畜牧業發展的短板。
手機閱讀
手機掃碼可移動閱讀本文。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現”,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打開網頁,右上角分享至朋友圈。